“碳达峰、碳中和”缘起
“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道路,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一条可以高速前进的平坦、舒适的超级公路,但实际上,这条路的终点却潜伏着灾难,而另外的道路则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惟一的机会。”这是1962年,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针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警世之语。10年后,罗马俱乐部在其首份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指出人口和工业的指数级增长必将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尽管上述观点在当时引发巨大争议,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此发轫。
我们当前热议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其实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续。从1997年《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再到2016年《巴黎协定》,全球对于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认知螺旋式上升。2020年开始出现了更加积极的变化,欧盟和中国在不断加码可再生能源政策,美国在拜登当选后也重返《巴黎协定》。
从投资的角度,我们总是难免会担心政策的反复,的确,过去资本市场因为政策造成的剧烈波动仍然让人心有余悸,但理解了上述缘由,就不妨对未来多一点信心,因为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
新的起点
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能源进化史。从钻木取火开始,以薪柴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化速度。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成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霸权。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石油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深刻影响了全球政经格局。
能源进化的背后,是创新。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力进步,推动了能源结构变迁;而能源结构的优化又进一步造就了更先进的文明。化石能源的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与温室效应,可再生能源成为破局点。水电、核电已经成为常规能源,但资源更加丰富的风电、太阳能此前一直因为成本高企而严重依赖补贴。所幸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与产学研不懈努力下,过去十年,风电、光伏的成本下降了接近90%,在很多地方已经具备跟火电竞争的潜力,狭义的平价上网只差临门一脚。
可以说,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近一个世纪以来,现代可再生能源占比不过提升至10%。而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到2050年,这一比例很可能需要超过60%。这意味着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体量将是过去100年的数倍,称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毫不为过。
能源转型已经箭在弦上。100年前汽油车替代马车,既解决了马粪污染,又数十倍的扩大了人们出行半径,同样的当前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已如燎原之火。临近平价的风电、光伏,仍有巨大的成本下降空间,未来不但会是更清洁的能源,也将是更便宜的能源。
换道超车的先机
应对气候变化或许未必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公理,但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愈加明确的政治经济学共识。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体系之下,碳排放权意味着发展权,必然伴随着大国博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排放较少;而发展中国家还要承担大量的中低端产业转移,把碳排放留在国内,而产成品出口到了发达国家(即“碳泄漏”问题)。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之前几次气候大会总是充满争吵且决议落地步履蹒跚。但在利益之外,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此前的低碳技术不成熟,减少排放就意味着增加成本,不足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当前事情正在起变化,技术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拐点显现,而在明确的产业浪潮之中,一定要有所作为。1970年代,美国依托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信息技术优势,奠定了后来数十年的领先地位,而且从1975年开始,也是美股史上最长的一段科技行情之一,我们耳熟能详的英特尔、微软、苹果、甲骨文等公司,都是在那段时间前后相继成立。
能源领域出现的深刻变革,将很有可能复刻这一段历史。未来的用能结构,很可能是以风光储为能源主体、以特高压或坚强智能电网为纽带、以交通建筑工业诸多领域的高比例电气化为特征。幸运的是,我国在上述领域都坐在了大国对弈的牌桌上,且有先行之机。但同时也要看到,对手同样强大。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2018年仅占全球20%,而在2020年已经超过40%,德国三大车企全面转向电动化,大众预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占比50%。美国今年也制定了目标宏大的锂电蓝图,要求加强本土供应链安全保障。可以预见,未来围绕新能源展开的竞争将更加多元化,也必将重塑全球格局。
伟大的变革孕育丰富的投资机会
当我们看到大街上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时,当我们发现屋顶上越来越多光伏组件时,当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智能移动终端时,我们会更加体会到,切切实实的改变就在我们身边。相对应的,过去几年,我们在资本市场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新能源行情,特斯拉已经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动力电池龙头公司的市值也早已超过石油企业。在能源变革的大势所趋之下,受益于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完善的产业集群和持续的技术创新,相信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电、智能驾驶、储能等等诸多领域,还会有更多的机会涌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序章奏响之时,新能源作为着眼于未来的产业,终局的宏大叙事将成倍放大其成长性;但同时,新兴行业的周期波动性的确也会给投资带来诸多困扰。如何从不确定的产业变革浪潮中捕捉能创造确定性收益的机会,将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原标题:鹏华基金张宏钧新能源产业的过往与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