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产公司注意了,接下来的集中供地市场将有这些新变化
记者|黄昱
6月底结束的武汉土拍,为今年22个试点城市首批集中供地画下句点。在这场收官之战中,深耕武汉多年的华润置地未有斩获。
这家央企地产商华中大区的投拓人员张风告诉界面新闻,公司在武汉首批集中供地中只参拍了核心区域的重点地块,不少开发商表现过于激进,风险太高了。“但市场热度不可能一直这么激烈,公司还是选择在后续土拍中把握机会。”
与其他一些设定各种限制条件的热点城市相比,武汉这次集中供地稍显放纵,没有限价、熔断、竞配建,更没有限房价、摇号,给足溢价空间。
最终地块成交分化明显,既有溢价率最高达109.7%的情况,也有多宗地块底价成交。
从长春开端,历时两个多月,22城首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总计成交住宅用地878宗地,土地出让金总额达到1.07万亿元,其中杭州以1178亿元总成交金额居于首位,北京、南京、广州、武汉、上海、重庆等城市成交总金额均超500亿元。
回溯集中供地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集中公开出让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保障充足土地供应,缓和热点市场的焦虑和紧张氛围,降低土地市场热度,最终达到稳定房地产市场的目的。
从首次集中供地的结果来看,依然有不少热点地块溢价率和成交价格刷新记录,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全国性房企及本地国企也依旧凶猛。
考虑地方政府集中供地政策或存在调整可能,以及房企资金日益趋紧等情况,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第二、三批集中供地市场将有所降温,土地溢价率也将有所下行。
已切实执行起来的集中供地政策无疑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深刻影响,各城市也进入消化和总结阶段。深度参与的开发商们也有自己的思量,无论是布局选择、拿地方式、今后的规模增长和利润来源,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利润空间压缩
首次集中供地之前,市场预期会增加房企资金端的压力,单一地块的竞争激烈程度将有所降低,从而降低溢价率。但房企实际参拍热情很高,不少热点城市地块依然刷新楼面价纪录或达到高溢价水平。
招商蛇口在重庆拿下的一宗地块溢价率达130%,总成交金额约32.5亿元;建发以45%的溢价率拿下广州南沙区一地块,楼面价约为2.36万元/平方米,刷新南沙楼面价纪录;德信以楼面价13671.54元/平米拿下武汉东西湖区一地块,刷新东西湖楼面价。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剔除工业类用地后,20个城市(上海和武汉除外)的平均溢价率为15.3%,较2020年增加2个百分点,另外考虑到大多数城市的实际配建比例高达8.8%,实际溢价率可能更高。对应的流拍率减少1.8个百分点至3%,21个城市中12城实现零流拍成交。
虽然试点城市地价普涨,但不同区域的城市热度分化很明显。
责任编辑:尹悦
原标题:地产公司注意了接下来的集中供地市场将有这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