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为“造车”,沾上就火?最值得关注的是这四家公司
记者 | 陆柯言
编辑 | 文姝琪
尽管华为一再申明“不造车”,但这家明星公司的任何举动都足以引发产业链的震动。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上海车展,华为完成自动驾驶技术首秀、发布HI新品、正式宣布卖车等一系列操作,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股价都应声而涨,一天之内就掀起了概念股涨停潮。
在所有官宣“造车”的新玩家中,华为显然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它拥有国内民企最高的营收、顶级的研发投入、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进入一个行业就势必要拿下第一的强烈好胜心。过去,手机和运营商业务的成功证明了它的实力,也为资本市场对其进入汽车行业增添了信心。
虽然今年才开始有频繁动作,事实上华为汽车业务已孵化多年,目前已经推出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在内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华为离造车只差一间工厂。
华为将自己定位于Tier1(一级供应商),直接向整车制造商供货的一级供应商,目标直指产业链最多的利润环节。华为发出的承诺是:自己只做智能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而其它则交由合作伙伴来做。
那么,在“造车”这件事上,谁是华为最亲密的伙伴?我们梳理了华为自孵化汽车业务以来的所有合作方,发现了四家最为核心的公司,以及背后一条庞大的智能汽车产业链。
汽车华为产业链供应商智能
三家关键合作伙伴,将联合推出子品牌
简单来看,华为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合作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与整车厂合作推出全新车型或华为部分解决方案上车,以及与各细分领域软硬件供应商合作。
在众多合作车企中,交集最深入的莫过于北汽集团、重庆长安、广汽集团这三家。华为将分别与这三家企业合作推出子品牌,并打上Huawei Inside(HI)标识。华为解释过,只有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品牌、使用华为汽车整体解决方案的车型才会使用HI Logo。
除了一座工厂,华为几乎具备成为一家主机厂的所有条件。由于这家公司一直宣称自己不造车,因此子品牌冠以“HI”logo的方式也被外界解读为华为的“曲线造车”。从合作官宣以来的股价涨势来看,谁与华为达成了这项合作,谁就是资本市场的明星标的。
今年4月正式上市的北汽 ARCFOX 极狐阿尔法S 华为 HI 版是“HUAWEI Inside”的第一款量产车型,整车采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基础版和高阶版定价分别为38.89万和42.99万。
可以说,这是市面上能体验到华为在汽车领域最前沿技术的车型。如果不算入尚未上市的小鹏P5、蔚来ET7,它也是市面上量产车中自动驾驶水平最高的车型。
极狐是北汽集团与麦格纳的合资公司蓝谷麦格纳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华为自动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在采访中表示,北汽之所以成为第一个合作对象,在于三年前北汽敢于接受华为并不完美的方案,甚至只是一个原型。其次,与国内整车厂合作,产品的制造速度更为迅速,因此将目光聚焦于国内。
长安算是华为最早合作的传统车企之一。最新进展是,长安将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推出定位国际一流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CHN,以及一款定位于高端的全新品牌新车。有传言称,华为选择长安的首要原因就是看中其研发实力,未来的合作也将由长安主导。
据“汽车之心”报道,CHN平台并不搭载全套华为方案,也不会贴上“HI”车标,目前可以确认的是搭载华为的智能座舱平台 CDC、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ADC 以及部分三电零部件,宁德时代则为之提供电池,其量产车型预计将在明年上市,且将冠以全新品牌名称。
另一家与华为深入合作的车企是广汽。这是最早与华为合作实现5G上车的车企,几乎买走了华为早期所有5G汽车芯片。但在车型的量产上,广汽一直未传出与华为合作造车的进展。唯一确切的消息是,广汽与华为合作开发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024年量产,这个时间比前两家车企都晚。
不过,相比起消费者对北汽一贯低端的认识,广汽在品牌认可度和公开的过往销量上则加稳定,这也是广汽的优势所在。
除了这三家之外,东风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等车企也是华为的老朋友,但并未深入到子品牌的合作模式。华为并未说死这种合作模式是否仅限于这三家,但这类合作对象的确宜少不宜多,否则之前的合作价值百科也会降低。
赛力斯开进华为门店
赛力斯可能是近段时间以来汽车市场最火热的新秀,尽管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都要先问一句“是谁”?
即便没有贴上HI标识,根据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正源的说法,赛力斯也已成为搭载华为产品最多、实现车型量产最快的车企。根据官方披露,小康股份旗下新能源品牌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已上架华为商城和线下旗舰店,将于5月量产交付。
赛力斯并不算为人熟知的品牌。在小康股份的投资者提问栏中,一位投资者直言:“除了买过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市场上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赛力斯这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怎么打响品牌知名度是最急需解答的问题。”
如今,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有了答案,与华为合作的官宣就是一场高调的品牌公关。在上海车展期间,华为连开两场赛力斯生态合作发布会,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鸿蒙掌舵人王成录等多位核心CBG高管均出席发布会,余承东本人也亲自上台宣讲,足以证明重视程度。
华为卖车,这个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决定,并非一时脑热。连续四轮制裁背景下,华为手机业务由于缺芯难将续命,消费者业务乃至整个华为都受到芯片吃紧的挑战,而卖车被视为是一个拯救性的举动。余承东表示,虽然汽车的销量规模不如手机,但同样是高频、刚需、单价高的产品,卖车能够很好地弥补华为缺失的手机销量和利润。
这话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从提振整个消费者业务乃至集团营收角度来说,华为卖车必然是一项长期工程。不止是小康股份,越来越多品牌的汽车或许都将开入华为门店,与手机、PC等产品一同供消费者选购。
华为有自己的筛选标准。余承东解释过,新能源车主最焦虑的问题Top7都是关于续航的,包括电池老化、充电桩少、续航焦虑等。华为智选首款车想解决的就是里程难题,增程式是一种合适的解法,而赛力斯的增程式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赛力斯SF5的最大卖点也是增程式技术。
以前人们或许从未想象过华为门店里卖汽车的场景,如今,华为正在为实现它而改造全国的门店。余承东在SF5的发布会上表示,华为拥有巨大的渠道销售网络,包括全球16家旗舰店、5000余家高端授权体验店,这是华为卖车最大的优势,“和宝马、奔驰、特斯拉、造车新势力都不在一个量级”。
相比起搭载HI方案的合作,赛力斯搭载的华为方案并不算全面,仅有部分研发合作,包括电驱动系统、Hicar等。但这种合作模式的最大特色是与华为共享渠道,在一位与华为密切合作的车厂中层看来,这是一座待开的巨大金矿。
上述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相比起搭载HI方案的深度合作,小康股份与华为的合作模式有两个优势。第一,从成本因素考虑,搭载HI方案的车型普遍较贵,在技术实力没有完全展露的情况下,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较为有限;第二,华为高端门店在选址、覆盖量和规模上都是很多新能源车厂不能比的。
截至4月22日24时,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车型两日订单已突破3000辆。一个对比是,今年前三个月,该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仅为1275辆、529辆和2815辆。当然,预订并不等于成交量,量产交付后是否有更多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还有待检验。
智能汽车的华为链条
四家核心合作伙伴之外,华为造车产业链背后还藏着几十乃至上百家公司的身影,都与围绕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有关。
寻找华为的合作伙伴,首先要理解华为汽车业务的核心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在华为智能汽车BU架构中找到答案——华为智能汽车BU下设五个核心部门,分别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联、智能电动以及智能车云,这五大业务的成果,就是华为想要卖给整车厂的“产品”。
沿着这个思路去寻找供应商,会发现华为至少从十年前就开始编织一张巨大的产供应网络。我们选取了各个业务较为核心的几家厂商,试图找出华为汽车供应链背后的价值百科公司。
智能座舱:如果单单把它理解为方向盘旁边加一块显示屏——尽管这是大多数车厂目前能够做到的全部,但事实却不尽如此。可以简单理解为将手机应用无缝延伸至汽车场景,实现车、机与更多IoT产品的联动,硬件屏幕、操作系统、车载娱乐是决定能否好智能座舱的三个支撑点。
要满足不同终端之间的交互需求,必不可少的是车规级SoC芯片,华为在这领域的关键供应商是比亚迪,后者也是麒麟芯片首个对外合作对象,业内普遍看好双方推动国产车规级芯片进程。
此外,华为已经对外开放了API,车企、一级供应商和生态伙伴都能参与进来,共同开发满足用户需求又符合各个车企差异化的应用,华为HiCar与车机鸿蒙系统的生态合作伙伴同样值得关注。
资料来源:华为及各大公司官网,上市公司投资者互动栏
智能网联与智能车云:这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前提。它通过一系列传感器与通信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信息交换,从而实现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在这一领域,华为早有多重布局。
在关于车联网的诸多概念中,最常见到的可能是C-V2X(基于蜂窝网络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指车与外界其他事物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是车联网领域的核心技术。围绕C-V2X的一系列认证、平台提供商均是值得关注的企业。
资料来源:华为及各大公司官网,上市公司投资者互动栏
智能驾驶:从Huawei Inside首款量产车型‘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的配置来看,其硬件层面主要集中于计算平台与传感器,传感器中最核心的是其自研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即将面临前装量产;软件层面,华为的差异化优势则凸显在数据与算法。
无论从技术实力还是行业成长潜力来看,智能驾驶都是华为汽车战略中最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一环。除了深度合作的中国汽研、江海股份等企业之外,其它配套也值得关注,包括欧菲光、舜宇光学等摄像头模组供应商,屏幕供应商京东方、深天马,底层技术提供商东风科技等。
资料来源:华为及各大公司官网,上市公司投资者互动栏)
智能电动:2019年,华为首次提出打造VDC智能电动平台,集成了整车控制系统、 整车控制软件(BMS、VCU、热管理系统等)、VDC 硬件平台及智能电动产品(多形态电驱动、车载充电等),目前明星产品包括直流快充模块 HiCharger、多合一电驱动系统 Driveone 和集成式智能热管理系统 TMS 等。
富临精工、银轮股份和长鹰信质均是华为智能电动领域的重要合作方,其中长鹰信质还为华为设立了一条专门的产品线。宁德时代与华为的合作则更加密切,这家公司在近日宣布与华为、长安汽车共同打造位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以及一款定位于高端的全新品牌新车,并为之提供电池产品。
资料来源:华为及各大公司官网,上市公司投资者互动栏
华为光环一定香吗?
华为带来的热度是显然的。从宣布与华为合作卖车至今,小康股份的股价已经从29元涨至47.11元,涨幅超过60%,如果追溯到官宣合作的时候,这家公司近半年内股价涨幅近150%,此外,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也分别收获了涨停板。
对于整车厂而言,与华为合作有很多可见的优势:弥补软件实力缺失,有利于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同时搭载华为尖端技术,能够缩短研发周期。另外,华为品牌效应能带来更高的市场关注度,赛力斯SF5两日3000单预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但华为的光环一定香吗?恐怕现在还不能给出肯定答案。
极狐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就不算成功。2020年4月,极狐上市了搭载华为新一代MH5000 5G芯片T-BOX的高端新能源汽车阿尔法T,主打高速网联的5G智能电动车。但根据中国车工业协会数据,这款车在3月的销量仅有71台,一季度累计销量为304辆,远远不及蔚来、小鹏等品牌的热门车型销量。
影响汽车销量的因素有很多。单就阿尔法T而言,尽管它在性能、续航等各方面都无明显短板,还有华为5G芯片加持,但由于定价和品牌较新等因素,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有声音担忧,首款搭载HI方案的阿尔法S定价上40万,同价位中高端车型中有不少选择,极狐作为新品牌,华为的加持能力有限。
一位关注汽车领域的券商分析师认为,华为仍需要更多时间来证明其在汽车领域具有足够明显的差异化优势,包括自动驾驶、安全等各方面,这也是其能长期得到消费者追捧的前提。
在他看来,现在展示出来的实力还不够。一个例子是,华为曾公开HI版阿尔法S的自动驾驶视频。视频中,汽车能够在驾驶员脱手的情况下自动行驶,精准避让行人和障碍物,引起不少讨论。但据AI财经社引述专业人士称,该车辆仅在华为上研所附近的限定区域行驶,这一路段早已进行过高精地图图采,而不是像特斯拉那样在其它区域也可正常使用,这个展示只是一场营销。
长期来看,车企也有自己的疑虑。上述分析师认为,车企与华为是彼此依赖又彼此竞争的关系,尽管在短时间内能够缩短研发进程、快速推出新车,但这种合作模式未来也可能对车企在实现智能化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上形成压力。华为之所以一再重申不造车,一大原因就是为了消除伙伴的猜疑。
因此,是否对华为开放核心技术、开放到何种程度,车企也还在摸索当中,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方的合作进度。长期来看,华为为车企带来的价值百科也应谨慎衡量。
责任编辑:蒋晓桐
原标题:华为造车沾上就火最值得关注的是这四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