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望丨纾困股权质押一周年危险缓释的反面A股大股东减持创纪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2-30 14:10:20  阅读:2663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那些维持高比例质押还未来得及减持的大股东,是否继续保住自己的控制权,依旧是一个全面牛市才能回答的问题。腾讯新闻《潜望》。
那些维持高比例质押还未来得及减持的大股东,是否继续保住自己的控制权,依旧是一个全面牛市才能回答的问题。

腾讯新闻《潜望》 作者邬川

如果要定义2019年的二级市场,“分化”二字恰如其分。

首先是投资回报的分化。

一边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涨幅中位数都在25%以上。

截至12月26日,一千多只股票型基金中,涨幅中位数为31.8%,近3000只混合型基金的涨幅中位数为27.3%。

而作为公募业绩基准的沪深300指数,其全年涨幅为32.5%。

指数与基金大涨的另外一面,是个股的惨淡。

沪深两家3000多只上市公司中,剔除上市不足一年的新股,位于涨幅中位数的个股是利君股份,全年涨幅不到15%,只有14.1%。

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如果100个散户年初全仓一只个股,期间不做波段,第50名的投资回报只比一个涨停板多4个点。

其次,投资行为的分化。

2018年是不分大小的杀估值,是传统意义上的熊市探底阶段;而2019年初,一波万亿成交带来的无差别上涨,到下半年演绎成了机构扎堆蓝筹白马,比如贵州茅台和格力电器的股价是一波更比一波高,而多数中小盘个股却是震荡走势,成交量也在衰减。

最后,上市公司的分化。

2018年底无差别的下跌,导致股权质押爆仓成为了A股最大的风险。

敢于质押股权的大股东,绝大多数集中于民营上市公司。

因为国资委控制的国企上市公司,并不需要依靠质押这么高利率的融资渠道来获得现金流,慢慢的变多的民营企业家开始失去他们的控制权。

2018年10月下旬,质押风险开始得到中央及监管层重视。10月19日,国务院指示要求金融机构疏解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困难。

相关政策衔枚疾进,并呼吁券商、保险机构、地方国资、私募股权基金进场纾困,同时在立法层面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提振股价。

监管为质押纾困,就是保障民营企业家的控制权,但他们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压力。

到了2019年,全市场的质押数量与比例都有所减少,暴雷风险得到了缓释。

但另外一面是,2019年的大股东减持数量与规模创造了A股的历史记录。

那些维持高比例质押还未来得及减持的大股东,是否继续保住自己的控制权,依旧是一个全面牛市才能回答的问题。

质押数量与比例都在减少 风险得到缓释

从上图能够准确的看出,2019年下半年,全市场的质押股数和占总股本比例双双在减少,呈现下降趋势。

和2018年年末的全市场质押相比,市场质押股数减少了500多亿股,绝对值同比减少了近8%,2019年初的上涨和纾困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

股权质押是一种中性融资工具,但相比其他渠道,质押的最大风险在于有可能随着股价下跌而被迫平仓。

2018年二季度以来,大股东质押触及平仓线的风险提示频发,融资机构处置质押股权、被动减持的公告也是屡见不鲜,市场开始担忧股权质押爆仓带来股价的不断下跌,甚至有券商被迫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案例。

所以从大股东的疑似触及平仓市值角度来看,对于质押风险有个更加直观的比较。

2019年下半年,大股东疑似触及平仓市值一直在下降,从25000亿元一路下降至接近20000亿元,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一方面是质押股数在减少,另一方面是也可能是平仓价在下降。

一位券商从事质押的业内人士解释道,平仓价下降的可能解释是高位质押的那部分股权被解除,在低位增加了质押。

而大股东未平仓总市值则呈现了震荡上升的趋势,并在8月底短暂超越过疑似触及平仓市值,随后又回落下来,在11月底再次超越,总市值也站上了25000亿元之上。

反观2018年下半年,大股东疑似触及平仓总市值一直在30000亿元左右,而未平仓总市值跟随沪深指数一路走低,在12月初的指数低点,其总市值也探底接近10000亿元。

从大股东未平仓总市值的同比来看,2019年末的数据是25000亿元,2018年末则只有区区的10000亿元,绝对值有了近15000亿元的增长。

而再看大股东疑似触及平仓总市值的数据,2019年末接近20000亿元,2018年末则是在30000亿元附近,绝对值有了10000亿元的下降。

和2018年最危险的时刻相比,大股东的质押平仓风险,已确定进入了缓冲区。

质押股东进行大比例减持

大股东是如何解决质押风险的?答案是减持其他股权获得现金流后继续质押。

截至2019年12月25日,大股东质押股数为5923亿股,占所持股份比例为20.97%,而这个比例在一年前却只有6.6%。

(大股东为Wind对持股5%及以上的股东统计口径)

能够准确的看出,2018年末,大股东质押股数为6044亿股,和2019年末相差无几,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大股东的质押绝对值并未改变。

这也就是说,制造风险的规模还是那么多。

一年过去,大股东质押股数的绝对值减少了100多亿股,比例上来看减少了2%,但占据所持股份比例却增加了近14%。

分子在减少,而分母减少的速率更快,大股东所持股本为何在减少?

唯一剩下的合理解释是,大股东趁着2019年的反弹行情,进行大额减持,回笼现金流。

2019年A股的减持数据也支持了这个判断。

有赖于年初的无差别报复性反弹,2019年的A股减持规模,竟然比2015年的大牛市还要来得猛烈。

从上图能够准确的看出,2019年创造了近十几年来A股的减持记录。

净减持数有22.6亿股,净减持市值达到了2936亿元。

大股东减持后,可以为之前质押的股权作出一定数量的解押和追加担保,但从大股东质押的比例仅仅减少了2%这一数据来看,大股东减持后并没有将现金用在之前质押的解押上。

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大股东并没有对之前的质押作出过多风险缓释,而是偷偷减持套现走人。

还有一个数据有必要注意一下。

相比2018年末,2019年末市场质押股数减少了500多亿股,绝对值同比减少了近8%。

但市场质押市值并没有太大变化:2019年末是46000亿元左右,2018年末则是44000亿元,质押市值同比增加了4.5%。

质押股数同比减少近8%的同时,质押市值还能增加4.5%,只能说明股价的上涨确实减少了全市场质押的平仓风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