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MOM指引落地 资管机构有望共同受益)
为引入长期资金市场中长期资金,规范管理人中管理人(以下简称“MOM”)产品运作,12月6日,证监会正式发布MOM产品的试行指引。就指引内容而言,从MOM产品定义及运作模式、参与主体职责等多方面进行明确。在业内人士看来,指引的正式落地有助于改善MOM产品数量较少且规模有限的现状,并有望为券商、公募基金、期货公司,甚至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带来可观的业务增量。
产品指引落地 “多元化”成核心理念
12月6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试行)》(简称《产品指引(试行)》),对MOM产品定义及运作模式、参与主体职责、资质要求、投资运作、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进行了规范,指引合计28条。对于此次《产品指引(试行)》的发布,证监会指出,是为引入长期资金市场中长期资金,规范MOM产品运作,以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自12月6日起施行。
据了解,MOM是指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的同时符合两大特征的资产管理产品。第一个特征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按照《产品指引(试行)》要求,委托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就资产管理产品的部分或者全部资产提供投资建议。第二个特征为,根据资产配置需要,将资产管理产品的资产划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资产单元,每一个资产单元按规定单独开立证券期货账户。
南方一家中型券商内部人士指出,该类型产品的核心理念是从上到下的三个多元化,即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多元化的投资风格和多元化的子管理人。当投资组合实现了三个多元化,能够相对充分地分散资产的系统性风险、市场风格变化风险、投资策略失效的风险,从而使组合表现相对稳健,收益曲线相对平滑。
那么,哪些机构能成为MOM产品的管理人?《产品指引(试行)》显示,拟任公募MOM产品的投资顾问应当为公募基金管理人,拟任非公开募集MOM产品的投资顾问则应当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机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及符合标准要求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同时,拟任管理人应当持续具备专门的投资研究团队,专职从事MOM产品或基金中基金(FOF)产品相关投资研究人员不少于3人。另外,拟任公募和非公募MOM产品的投资经理还应当具备一定年限的证券期货投资、研究、分析等相关从业经验,或者一定年限的养老金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经验。
存续产品超140只 多因素致规模受限
事实上,在《产品指引(试行)》落地之前,就已有多只MOM产品成立。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于2012年8月成立的平安罗素MOM一期为国内首只MOM产品,国内长期资金市场MOM产品发展的序幕也由此拉开。据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8日,数据可统计的MOM产品共有142只。其中,私募类MOM有128只,券商集合理财类MOM有14只。
单从成立时间来看,2015年可谓MOM产品的高光时刻,全年58只产品先后成立,在此之前,2013年和2014年分别只有1只和12只产品成立。但自2016年至今,该类型产品数量逐步下降,今年则仅有4只产品成立。
在业内人士看来,MOM与FOF(基金中基金)之间有共通之处。沪上一位资管机构人士直言,两类产品都聚焦于大类资产配置,将资金分块投向不同类别的资产。不过,在产品形式方面,FOF将绝对比例资产投资于其他资产管理产品,而MOM则能够准确的通过投资顾问机构提供的投资建议,将资产管理产品的资产划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资产单元,每一个资产单元按规定单独开立证券期货账户。相比之下,MOM可以节约一个产品的嵌套层级,相对应的也可以节约一层产品成本。
然而,就已公开的产品规模对比来看,MOM产品的规模难言可观。据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券商集合理财类MOM方面,仅招商智远尊享MOM3号的规模超过1亿元,达到3.42亿元,规模最小的产品约为0.04亿元。总体来看,数据可统计的11只产品平均规模约为0.62亿元。相比之下,同期公募FOF(基金中基金)的平均规模则接近3亿元。另外,在私募类MOM方面,则未公布详细数据。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MOM新品数量的下滑以及规模表现不佳与多个因素相关。西南证券在此前的研究报告中指出,MOM劣势主要集中在管理人选择、投资环境等几个方面,例如,考察基金经理真实的投资风格和投资能力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子管理人的评估和筛选成本也较高。从国内MOM产品的运行情况去看,也存在定制化特征不明显,大量投资于现存产品,子管理人偏少,动态更换的频率低,甚至不做更换等问题。
符合机构投资需求 公募券商等有望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指引中提及的符合申请MOM产品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人、期货公司及前述机构依法设立的从事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也就是说,此次MOM产品指引落地后,多类型资管机构有望共同受益。
华宝证券研究团队表示,MOM产品具有“多资产+多风格+多管理人”的特点,符合机构投资者分散风险、稳健投资的要求。在净值化转型的大资管时代,对于管理规模与人才储备严重不匹配的机构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公募基金等在内的资产管理机构或将依托MOM节约产品层级、对接资金需求。
“随着《产品指引(试行)》的落地,此前MOM产品中存在的部分模糊点得以明确。另外,根据指引,未来MOM产品将大致上可以分为公募MOM和私募MOM两类,有助于催生新一轮产品的面市。而后续产品规模的逐步增长,也有望为券商、公募基金、期货公司,甚至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引入中长期资金,并带来明显的增量业务。”北京某券商内部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