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潮引发清落潮P2P路在何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06 17:02:58  阅读:1677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1月29日,一名男子因平台爆雷出现在杭州市中心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楼顶,意欲跳楼,几个小时后被成功解救。法治周末记者 仇飞10月。

1月29日,一名男子因平台爆雷出现在杭州市中心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楼顶,意欲跳楼,几个小时后被成功解救。

法治周末记者 仇飞

10月16日,湖南公告整治名单内已纳入行政核查的网贷机构P2P业务均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取缔;两天后,山东对全省范围内未通过验收的P2P网贷业务全部予以取缔。

近日,也有消息称,四川或按湖南模式清退P2P,上海全面清退P2P……但随后上海互金协会辟谣。清退,似乎成为这一阶段P2P行业的“主旋律”,也牵动着每个P2P直接参与者的神经。

“我们开始担忧整个行业”

“清退的声音不断,你们的状态怎么样?怕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一部分平台从业者选择沉默不语;另一部分从业者的回答透露出种种不确定:“哎,不知道啊。”“开始怕,现在麻木了。”“呵呵,感觉很渺茫。”

北京某头部P2P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兰琪向法治周末记者讲述了在行业下行期他们的“心路历程”:“去年7月,行业出现密集爆雷潮后,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对自身业务的影响;今年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尤其是上海一些大的平台动作不断,他们不断降低借款利率,有的平台内部收益率也降到了36%以下,这是要舍弃P2P业务的表现,从他们的反映中,我们开始担忧整个行业。”

尽管“上海全面清退P2P”的说法已被上海互金协会辟谣,但确如兰琪所说,在全国名列前茅的上海平台此前早已动作频频。

7月,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宣布暂停网贷业务,业内预期平安将申请消费金融牌照,此外,陆金所旗下的平安普惠已拥有网络小贷牌照——重庆金安小贷和湖南省平安普惠小贷。美股上市公司拍拍贷也正转型成为一家助贷的机构,其创始人、联席CEO张俊在近期的一次演讲中直言“拍拍贷和P2P已经不再有什么关系”,拍拍贷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他们的主战场是金融科技,10月后所有成交来自机构。

近日,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了加快网络借贷机构分类处置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已进入攻坚阶段,下一步工作要坚定已退出为主要方向,压实股东、平台的责任,推动大多数机构良性退出。

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全国纳入实时监测的在运营机构数量已降至427家,比2018年年末下降59%;借贷余额比去年年末下降49%,出借人次比2018年年末下降55%;行业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已连续16个月下降。

“暂且不论未来的网贷监管试点,从整个大方向来讲,P2P网贷专项整治工作主导方向仍是风险出清,退出、转型依旧是主基调。”知名网贷行业观察员毕延广对法治周末记者分析说。

最后一根稻草在哪儿?

据此前新闻媒体报道,目前,一些省市的P2P企业试点名单上报正在进行,有关部门在拟定的监管试点方案中,对网贷行业风险准备金、风险补偿金、合规保证金、股东资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关于试点具体的名称、方案、步骤及少量入围机构的标准,尚未最终确定。

“预计本月北京会完成P2P试点名单的上报,但具体能上报几家、按什么准则上报,我们并没有准确的消息。我认为,试点名单更多的是’暂住证’的意思,即便进入试点,也不一定最终能留下来。”兰琪坦言,他们对待试点的态度是“能赢得时间,争取更多牌照”。

记者注意到,牌照、助贷,成为平台转型提及最多的关键词。这会是他们“自救”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从年初《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175号文)发布开始,监管就表达了网贷的退路——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毕延广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对于平台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监管层的定调是“极少数”公司有机会;因此,很多网贷平台较早就开启“助贷+网贷”模式,平台这样做也是“边走边看”,如果未来网贷备案有机会,就继续做网贷,如果助贷或网络小贷有机会,就做助贷或网络小贷。

但网贷平台的助贷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尽管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助贷的行政法规,但助贷已经得到了监管层的频频关注:2017年年底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助贷机构不得兜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核心风控不得外包等;10月21日,两高两部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将非法放贷主体界定为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从事贷款发放的主体,直接影响P2P、助贷机构、没有网络小贷牌照但从事网络小贷业务的小贷公司;10月24日,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也强调了一部分助贷机构的资格与业务边界……

“监管政策对纯助贷、纯导流的互金平台影响不大,但当前很多机构在从事类似融资担保的助贷类业务,在助贷过程中对债权进行担保、回购,今后假如没有持牌是绝不被允许开展的。”毕延广指出。

“时刻都想着怎么能要回出借的资金”

想要生存下去的网贷平台正铆足了劲儿争取牌照,已经转型无望的平台正想办法“收拾残局”。当下时点,除了网贷平台分外忙碌外,作为P2P一端的出借人,“时刻都想着怎么能要回出借的资金”。他们还多少可能要回自己已出借的资金。

“如果是完全合规的P2P平台,即使平台退出,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依然存在,在合同到期后,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还款。但如果平台存在自融、非法集资情况被立案调查,这类平台的出借人将成为平台倒下最直接的受害人,只能等待公安机关统一处理。”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廖天虎和记者说。

为了保护网贷平台涉嫌非法集资案件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去年9月,公安部上线非法集资案件投资人信息登记平台。

公安部在其官网发文称,公安机关对网贷涉刑案件全力以赴追赃追逃,截至2月,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价值约百亿元,并仍在持续追缴中。

“如果平台已经被立案,我们会等待公安、司法机关的处理。但现在还有很多平台虽然在运营、可已经是半死不活的状态了,对于这类平台,我们没什么维权的好办法,也只能是等。”网贷投资人彭燕和记者说,她在曾经比较大的两个网贷平台团贷网和点融网出借了资金,目前,团贷网已经被东莞警方立案调查,而在点融网出借的资金到期一年仍未债转成功,一直显示“排队中”。

记者于11月4日在第三方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发现,有关网贷平台债转慢、债转困难的投诉有41条,这中间还包括对点融网的投诉有6条,点融对此的回复是“债转速度随着各方面条件好转,我们正在努力推进,已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平台债转慢的根本原因是流入资金不足。目前,网贷行业投资人信心不足,平台成交量萎靡,另一方面又有部分出借人逾期不还款,整个平台的流动性下降。”毕延广指出。

廖天虎则认为,网贷平台出借人和金融机构的投资人在权益保护方面不一样,网贷平台的本质是信息撮合平台,出借人通过平台出借获取收益,发生收益损失时平台不兜底。

借款人当成末日狂欢?

有人悲,也有人喜。

当平台为生存担忧、出借人为资金担忧时,一些在灰色地带行走的出借人却试图“套利”逃废债。

“合肥公安又去排查了,不想还钱的赶快去公安微博下面留言,文案还是用上次的,着重说暴力催收、套路贷,写完记得@公安部和各大媒体……”10月19日,某网贷维权群里传出了群主的“召唤”,这个群名为维权群,实为一群想借钱不还的借款人商量怎么逃废债的“基地”。当有平台退出或被立案时,群主都会召集大家“维权”。

“群主会向成员交待完整的微博编发‘方法论’,然后在警方和媒体微博的留言区集中留言诋毁平台,想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去调查平台,进而达到逃废债的目的。”兰琪向法治周末记者描述了其公司舆情监测到的上述维权群的内容,很多群成员都同时向多家平台借了款,共债现象严重。

“网贷行业一直深受逃废债的影响,逾期率一直偏高,一些恶意借款人乘平台退出之际就不履行自己的偿债义务,甚至有意制造事端迫使平台退出。而此前网贷平台对恶意逃废债一直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网贷平台接入征信系统,对借款人有威慑作用,将更好保护出借人利益。”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此前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正常采访时谈道。

9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持续开展对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包括对已退出经营的P2P网贷机构相关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并加大对网贷领域失信人的惩戒力度。

“把逃废债人群纳入征信体系是完善整个征信体系的环节之一,还需明确接入征信的具体细则,给逃废债人群带来的震慑才能落到实处。”毕延广说。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兰琪、彭燕均采用化名)

责编:高恒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