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击败谷歌 韩国Naver凭借Line走向世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08 11:39:28  阅读:204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陈淑桦
​  韩国门户网站运营商Naver的创始人、亿万富翁李海珍在搜索上击败谷歌[微博],使韩国成为少数几个谷歌搜索未占据绝对优势的国。

  韩国门户网站运营商Naver的创始人、亿万富翁李海珍在搜索上击败谷歌[微博],使韩国成为少数几个谷歌搜索未占据绝对优势的国家之一。

  现在李海珍凭借旗下日本子公司开发的即时通讯应用Line登上国际舞台。2011年日本发生地震和海啸之后,所有通讯中断,为了克服这个问题,Line应运而生。

  但李海珍面临的市场与Naver.com大受欢迎的韩国不同,这次不是取得本土优势和击败国际巨头,而是在国际背景下挑战已经确立地位的竞争对手。

  “我扮演的角色是足球场上的边锋,需要通过奔跑来突破全球市场,”47岁的李海珍最近表示。他说这个进球的角色有点类似于国际足联2013年金球奖得主葡萄牙球员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Line的界面设计简洁,表情精致,已经吸引到4.7亿用户。其庞大的用户群使日本本土公司Kakao Corp开发的同类应用KakaoTalk相形见绌,并逼近腾讯控股的和Facebook的WhatsApp。

  为了给业务扩展融资并缩小差距,了解情况的银行人士表示,Naver考虑在东京或纽约把Line上市,也可能在两地上市。他们称,Line首次公开发行(IPO)的估值可能达200亿美元。

  Line和Naver拒绝就上市计划置评。

  谷歌

  李海珍于1999年创立了Naver.com,与Daum Communications Corp的门户网站以及雅虎韩文网站等相竞争。

  Naver.com靠用户互动论坛以及搜索引擎吸引点击率。

  该门户网站的领先地位已得到确立,根据研究机构KoreanClick数据,其搜索引擎占据搜索市场75%的份额。在2006年大举进军韩国市场的谷歌仅占有2%的份额。

  因此,韩国和中国以及俄罗斯一样,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谷歌未能占据主导优势的市场之一。这也让Naver以27万亿韩元的市值成为韩国价值排名第五的股票。

  但仅仅三年时间,Line已经迅速成长,通过广告、游戏和表情符号销售等业务,在Naver第一季6,380亿韩元营收中占到将近四分之一的比重。

  Line的营收有80%左右来自日本。此外以用户数量计,泰国和印尼市场的规模也颇为可观。作为全球扩张战略的一部分,Line还在墨西哥和美国布局。

  即时通讯市场仍在成长,Analysys Mason首席分析师Tom Mowat认为,任何一种应用在某个国家取得稳固主导地位,可能都还需要几年时间。

  “对于全球即时通讯市场,未来几年将是关键,”李海珍罕见地在济州岛一次会议期间公开露面时这样说道。

  “因此,相比于利润率,我们近期要重点提高的是用户数量。”

  Naver的Line即时通讯应用相关图表:

  打破传统

  在集团主导企业界、新兴公司很难有所作为的韩国,李海珍能够攀升至韩国数字经济的顶峰实属罕见。

  他早期的工作经历是主流价值的代表例子。在首尔大学和韩国科学技术学院取得学位后,他从三星[微博]集团旗下IT部门--三星SDS展开职业生涯。

  但李海珍之后选择离开这家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创办Naver.com。他拒绝接受本文采访。

  认识李海珍的人士形容,他讲话很温柔、极富幽默感、而且愿意接受其他专家提出的意见。他们还称,李海珍遍览群书,甚至会看透过Naver发表的最新网络漫画。

  “李海珍并不是靠领导魅力来收服众人,他自己曾经很担心这一点,”李海珍一位要求匿名的亲近友人表示。

  “他是我见过最顽强的竞争者,”这位伙伴称,“一旦决定进军全球,他就希望坚持到底。”

  忠诚度

  走向国际化无益于意味着同Facebook和腾讯直接交锋,而Line既不像WhatsApp拥有巨额资金支持,又没有那样花样繁多的功能,比如打车服务等。

  在这个市场里,大家习惯于在不同应用之间切换以适应联系人的偏好,如何留住用户变得更具挑战性。

  Analysys Mason的Mowat认为,即时通讯市场“开始让人觉得与费用低廉的预付费移动通信市场极为相似”,“用户流失率很高.。。除了方便,没必要讲什么客户忠诚度。”

  Alpha Asset Management的Hong Jeong-woong称,确保长期增长的另一大挑战是,如何增加广告收入。他管理的基金持有Naver股票。

  Hong称,Line需要分析其海量数据并在应用嵌入式广告方面标新立异。“但Naver在这方面没有显示出什么作为,我没有从公司高管那里听到什么具体措施。”(完)

  (文章来源:路透中文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