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仍需时日 韩春雨事件时间线
在此篇论文发表后,韩春雨获得了巨大的赞美和荣誉;如今,他能否承受住严格的学术调查?
“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2017年8月2日的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网站上刊登出韩春雨等人的撤稿声明,原因是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他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相同的关键结果。
随后,8月3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挂出韩春雨团队声明,其中提到,韩春雨团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以回应社会关切。
“一篇既无法回答同行质疑,也不能为同行重复的文章,撤稿是基本解决方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告诉《财经》记者。他认为,河北科技大学启动重复性检查多此一举,“因为韩春雨实验无法重复已经是同行的定论”。
不过,实验重复不出来,并不等于造假。姜韬强调,文章是否造假的唯一判据就是当时的实验原始记录。
前述声明亦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一年多前,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在线发表论文,报告说发现一种叫NgAgo的酶能够用于编辑哺乳动物基因,而且,它可能比最时兴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更精确、更通用。这在学术界是一个重磅消息,全球许多实验室开始跟进研究。
在此篇论文发表后,韩春雨获得了巨大的赞美和荣誉,迅速成为一颗耀眼的科研新星;如今,他能否承受住严格的学术调查?
前不久,五部委严厉处分了卷入《肿瘤生物学》撤稿107篇论文的相关作者,那么韩春雨撤稿事件将如何演化?更重要的是,投资2.24亿建设的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研究中心,面临什么样的前景。
调查尚需时日,现在可以回看韩春雨事件的一些关键节点,以及他在这些关键点的言行。
时间线: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论文发表。全球很多实验室立即跟进实验。这个实验并不复杂,一两周时间基本可完成。
5月8日,公号《知识分子》发文《韩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随后众多媒体跟进,韩春雨成为网红科学家。
5月27日,首个声称未能重复韩春雨实验的帖子在未名空间BBS上出现。此后,在不同平台的质疑声音持续发酵。
6月2日,韩春雨应邀到浙江大学医学院做专题报告,论文共同作者沈啸在此任教。韩春雨介绍NgAgo说,“(实验)可控性非常高,重复率在我的实验室达到了90%。”
6月22日,韩春雨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做报告时,回应质疑称,有20家实验室重复出来了论文的结果。但未给出实验室的具体信息。
6月29日,在水木社区的“科学”版上,有人发贴称,“北大、浙大、神经所、生化所、动物所、遗传所都重复不出来他(韩春雨)的实验,花了很多钱和时间。”
7月2日,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发表《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实验的重复性问题》,公开质疑韩春雨。
7月7日,河北科技大学发布公示,拟推荐韩春雨为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候选人。
7月13日,韩春雨当选为河北省科协副主席。此后网友们调侃的称呼“韩主席”。
7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发表声明,称能在基因组水平看到NgAgo引起的基因编辑。这是韩春雨之外唯一实名宣布加入NgAgo和ssDNA后可以看到基因编辑的研究组。
7月29日,此前曾宣布可以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者盖坦·布尔焦(Gaetan Burgio),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判断。
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原主席路易斯·蒙特柳(Lluis Montoliu)向协会会员发信,建议停止验证韩春雨实验,不要再浪费时间、金钱和人员。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的多位科学家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系统的基因组编辑结果,建议《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介入,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
8月2日,韩春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河北科技大学则表示,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后,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8月8日,《自然》杂志刊发新闻报道,韩春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在实验中发现,只有在他们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运用NgAgo系统才有效,在买来的细胞中无法重复成功。后来,他发现重复失败,可能出在购买的实验用细胞受到了支原体污染。
8月11日,《财经》记者采访到论文共同作者和申请中的NgAgo技术专利的共同发明人,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称其实验室在重复该项实验,做一些修正。
8月18日,韩春雨获评“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8月31日,河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投资2.24亿建设河北科大基因编辑研究中心。
9月9日,方舟子发表公开举报信,实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举报韩春雨。
9月30日,河北科技大学推荐韩春雨做为“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同时,基金委网站显示,韩春雨获批题为“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与应用探究”的100万科学基金,自2017年1月开始,为期两年。
10月10日,13名国内科学家联名发声,实名质疑韩春雨团队的实验。
10月12日,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及中科院院士邵峰通过《知识分子》联合发文,公开与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的信件,他们在信中建议各方包括河北科技大学谨慎对待韩春雨及其研究成果。
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学校方发了一份声明称:已经有独立于我校之外的机构运用韩春雨团队的NgAgo技术实现了基因编辑,该机构与韩春雨团队的合作正在洽谈中。
10月15日,国内期刊《蛋白质与细胞》(Protein& Cell)率先在线发表了由国内外20名学者联名撰写的文章,首次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提出,多个实验室均无法重复韩春雨的NgAgo实验。
11月16日,韩春雨回应称,质疑文章的具体内容他还没有看,但他的实验室已经再次重复实验并成功,只是“细胞需要处理才能做”。
11月28日,当初刊发韩春雨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韩国首尔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和美国梅奥研究生院等研究机构10位科学家的来信,表明使用NgAgo无法检测到基因组编辑效果。
同日,《自然》引述韩春雨的话说,他已发现了其他研究人员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能够解释为什么其他人难以重复他的结果。他说他目前正在做确认实验,这样他就能发表数据和实验步骤让批评者满意。
2017年1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视为撤回通知书”。显示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因申请人(韩春雨、沈啸)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该申请被视为撤回。
1月12日,韩春雨团队发表声明,表示他们选择采取国际专利向中国递交的方式来保护中国国内专利。
1月19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指出,该期刊已获得有关韩处于实验可重复性的新数据,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同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贴出了“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与诺维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文章。
1月20日,诺维信公司发表声明承认在NgAgo上达成合作。
1月底,《自然-生物技术》在声明中指出,目前获得了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在做出结论之前还需要进一步分析。韩春雨随后证实,新数据由他们团队提供。
8月3日,韩春雨团队声明正式撤稿。
《财经》记者 贺涛/文 王小/编辑
相关文章
韩春雨论文中的实验无法重复?“诺奖级”成果遭受双重质疑
韩春雨事件,学术界能否自证清白